抱雪斋郑重声明,我不是鉴定专家,只是一个民科。
但是,作为一个具备一定常识和一点专业知识的民科,有几个建议可供参考。
先举个真实的例子。
不久前有个朋友问我,仰韶文化时期的杨官寨遗址发现了完整的一句古文字,怎么看。
我第一反应是我孤陋寡闻了。
于是赶紧查了一查,找到了这个信息的出处。
某自媒体文章里面提到的:
根据《黄帝功德大典》、《刘宏涛——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》介绍,上图为杨官寨遗址出土的残片,四个字的意思为“以戎来戎”。还找到了这件“文物”的图片,如下图所示,一块骨头上刻着四个字:
图片
嗯,看完后我陷入了沉思。
每一个字的写法,都和西周时期的金文里面写法一模一样。
这是西周金文里的“曰”“戎”“来”三个字的写法,和骨头上刻的一模一样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也就是说,如果这个骨头是真的杨官寨遗址出土的真文物,那么存在以下两个可能:
一是这块骨头虽然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的杨官寨遗址,但是上面的文字却是西周时期(或者上周)才刻上去的。
二是杨官寨遗址的时代早就已经有了和西周时期的一模一样的文字。
这两个可能是否成立呢?
经查,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,地处泾河与渭河交汇处西北约4千米的泾河北岸一级阶地,总面积约80万至100万平方米135。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(约5500-5000年前),是关中地区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特大型中心聚落遗址,被誉为“5000年前的西安城”,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。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两次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(2008年、2017年)。
也就是说,杨官寨遗址距今约5500-5000年,比西周早了两千年。
仰韶文化时期有没有文字?当然是有的,但绝不会是西周时期的那个样子。
即使在商代末期,骨头上刻的“曰戎来戎”四个字也和西周时期的不一样。
所以,这件“文物”的真实性也就只剩下一个可能。
这块骨头上的字,是某个会写西周金文的人刻上去的。
至于这个人是西周还是上周时期的人,抱雪斋只能说不知道。
好了,总结一下辨认古文物的一些常识。
第一:没事多看看博物馆里面正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真品,提高自身鉴别力。
第二:没事多读一读考古报告,学习一下不同时期的典型文物古董,了解相关知识。
第三:对于没有明确出土信息的“文物”或者古董,多查一查国家权威发布的相关资料,把来源渠道搞清楚,切勿轻信卖家宣传(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听),切勿盲目自信自己是“捡漏”而不是被打眼的那一个幸运儿。
民间收藏确实有不少宝物,但是,造假贩假的骗子更多。
当然,已经收购到宝物的朋友们,好好珍藏,祝你好运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